优化服务管理流程 提升市场监管成效
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2015年1月成立以来,率先在全省实现工商、质监、食药监的“三合一”模式,构建起一个覆盖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。经过9个月的磨合运行,通过机构调整、队伍融合、流程优化,有效破解多头分散监管的体制机制障碍,形成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监管链条,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三个安全、行政执法、监管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、新飞跃。
一、“多窗口”到“一站式”,行政效率显著提升
大力推行简政放权,将原属工商、质监、食药监的食品生产流通、药品医疗器械、特种设备使用许可、组织机构代码、营业执照等“十证一照”业务进行合并,由“多窗口”变为“一站式”,“一个窗口受理,一个窗口审批,一个窗口办结”,有效解决了分头受理、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。通过统一受理,统发证照,优化流程,办理时限由15至20个工作日压缩到5日内等举措,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,行政效率显著提升。
二、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,营造宽松准入环境
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,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、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、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,实施“三证合一”登记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。进一步明确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市场监管职责,强化“宽进”之后加强“严管”的责任,建立规范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。于6月1日顺利发出了我市第一张“三证合一”执照,“三证合一”工作迅即得到了贯彻落实。以此为基础,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服务窗口于9月29日向申请人颁发了我市首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,标志着我市“三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。
三、集中优势力量,加大民生重点行业监管力度
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,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,我市建立了“大市场、大监管、一条龙”的新模式,全面推行“网格化、属地化、痕迹化”监管。食品安全监管方面,稳步推进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和记分管理,确保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全市22户食品生产企业,397户食品批发企业,254户中型以上餐饮单位,86户学校食堂全部加入食品安全电子追溯。积极实施“明厨亮灶”工程,学校食堂、中型以上餐馆等重点单位“明厨亮灶”率100%,其它类型的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实施率达到83.2%。药品安全监管方面,以新版GSP换证认证为抓手,严格许可准入,换证企业执业药师注册率100%。建立制度化的药品质量信用管理机制,全市药品零售企业信用评价评级、信息公示率100%。截至8月份,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00件,罚没款103万元。
四、整合专业资源,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
以原质监、食药监4个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,撤并整合为2个检验检测中心,做到“三个整合”(职能整合、设备整合、人员整合),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力量,实现执法监管与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和技术联动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省级食品抽检任务的83%,全部完成省级药品抽样任务;全市工矿企业在用计量器具检定4472台(件),受检率同比增长28%。形成了“上溯来源、下查去向”的双向追溯机制,为行政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(市编办 编制管理科)